—— PROUCTS LIST
- 電壓擊穿試驗儀
- 電阻測試儀
- 介電常數介質損耗測試儀
- 拉力試驗機
- 總有機碳分析儀
- 低溫脆性沖擊試驗機
- 完整性測試儀
- 漏電起痕試驗機
- 磨擦磨損試驗機
- 耐電弧試驗儀
- 門尼粘度儀
- 落錘沖擊試驗機
- 垂直燃燒試驗儀
- 熱老化試驗箱
- 氧指數試驗儀
- 泡沫落球回彈試驗儀
- 橡膠硫化儀
- 氣動沖片機
- 啞鈴制樣機
- 熱變形維卡軟化點測試儀
- 落球沖擊試驗機
- 阿克隆摩擦試驗機
- 恒溫恒濕試驗箱
- 海綿落球回彈率測試儀
- 塑料球壓痕硬度計
- 毛細管流變儀
- 裁刀
- 海綿泡沫壓陷硬度試驗儀
- 擺錘沖擊試驗機
- 熱變形維卡軟化點測定儀
- 熔體流動速率儀
- 平板硫化機
- 簡支梁沖擊試驗機
- 微量水分測定儀
- 制樣機
- 灼熱絲試驗儀
- 疲勞沖擊測試儀
- 缺口制樣機
- 差示掃描量熱儀
- 紫外老化試驗箱
- 可塑性試驗機
- 導熱系數測定儀
- 鼓風干燥箱
- 邵氏硬度計
- 海綿泡沫拉伸強度試驗機
- 電池內阻測試儀
- 石油產品全自動凝點傾點測試儀
- 閉口閃點全自動測定儀
GB12656電容器紙工頻擊穿電壓測定儀技術規范和操作要點
GB12656電容器紙工頻擊穿電壓測定儀技術規范和操作要點如下:
一、設備核心參數
?電氣性能?
輸出電壓范圍:
工頻交流0-100kV(誤差≤1%)
直流0-100kV(全波型)
升壓速率:0.1-10kV/s(可自定義梯度)
?機械配置?
電極系統:
黃銅材質,上/下電極直徑25mm±0.2mm,邊緣倒圓半徑2.5mm
電極間距可精確調節,確保電場均勻性
耐壓容器:支持空氣或絕緣油介質試驗(油溫控制25±5℃)
?控制系統?
西門子PLC控制,具備實時動態曲線顯示功能
過流保護響應時間≤0.05s,漏電流閾值1-100mA可調
二、試驗流程
?試樣預處理?
按GB450標準取樣,厚度需均勻(典型厚度0.08-0.17mm)
105±5℃烘箱干燥處理1小時,消除水分影響
?環境條件?
實驗室溫度23±2℃,濕度≤65%
?試驗模式選擇?
?擊穿測試?:連續升壓至擊穿,記錄擊穿電壓值
?耐壓測試?:保持設定電壓(如20kV)至預設時間(最長6小時)
?操作步驟?
將試樣平整置于電極間,浸油測試需浸沒試樣
啟動升壓程序,監控電壓曲線直至擊穿或試驗終止
三、數據記錄與判定
?輸出結果?
自動生成擊穿電壓(kV)、電氣強度(kV/mm)及耐壓時間
Excel導出原始數據,含升壓速率、擊穿點形態等詳細信息
?有效性驗證?
每組試樣至少測試5個有效數據,剔除異常值后取平均值
平行試驗偏差超過15%需重新測試
四、安全規范
?電氣安全?:設備接地電阻≤4Ω,測試艙配備防輻射屏蔽門
?操作防護?:異常情況下立即使用急停按鈕切斷電源
五、適用標準擴展
兼容GB/T12656-1990、ASTM D149及IEC 243-10988等標準支持電容器紙、塑料薄膜、云母、陶瓷等固體絕緣材料測試
通過上述規范可確保電容器紙工頻擊穿電壓測試的準確性與安全性,適用于電力設備制造、質檢機構及科研領域。
GB12656電容器紙工頻擊穿電壓測定儀工頻擊穿電壓定義與重要性
?一、定義?
?基本概念?
工頻擊穿電壓指在工頻(50Hz或60Hz)交流電場下,氣體或絕緣材料因電場強度超過臨界值而發生擊穿的低電壓。
擊穿時,材料失去絕緣性能,轉變為導體,可通過公式 ?擊穿電場強度(kV/mm)= 擊穿電壓(kV) / 材料厚度(mm)? 量化評估。
?與直流/沖擊擊穿電壓的區別?
工頻擊穿電壓通常低于直流擊穿電壓,因交流電場的周期性極化加速電離過程;
相比沖擊擊穿電壓(瞬時高能放電),工頻擊穿表現為持續放電,對設備絕緣老化影響更顯著。
?二、重要性?
?設備安全與可靠性?
工頻擊穿電壓是評估電力設備(如變壓器、電纜)絕緣性能的核心指標,直接關系設備運行安全及壽命;擊穿電壓不足可能導致電弧、短路等故障,引發火災或設備損毀。
?材料研發與質量管控?
測定工頻擊穿電壓可為絕緣材料(如電纜紙、塑料薄膜)的研發提供關鍵數據,優化材料介電強度;
工業質檢中,該指標用于篩選合格材料,確保生產一致性。
?標準與規范應用?
國際標準(如GB/T3333、ASTM D149)將擊穿電壓測試納入強制要求,保障跨行業產品質量互認;
實驗室需通過精準測量驗證材料是否符合電網、軍工等領域的電氣安全標準。
?三、影響因素示例?
因素 | 影響機理 | 應對措施 |
材料厚度 | 厚度減小導致電場強度增加,擊穿風險升高 | 優化材料結構設計 |
環境濕度 | 水分降低絕緣材料電阻率,加速擊穿過程 | 試樣預處理(如烘干) |
電場均勻性 | 電極形狀缺陷引發局部放電,降低擊穿電壓 | 采用標準電極并定期校準 |
綜上,工頻擊穿電壓的精準測定及優化是電力系統安全、材料技術進步的核心環節。